2021年起,新能源重卡迎來了發展元年,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重卡電動化逐漸成為相關行業的發展共識。回顧近兩年來電動重卡的發展,新能源重卡市場逐漸形成換電重卡占主流的格局,國家及地方政策的出臺也持續為換電重卡的應用賦能,隨著換電重卡銷量增加,相關產業鏈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2023年國家和地方政策持續為換電重卡的應用賦能
今年6月7日,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年)》,明確,完善充(換)電網絡設施建設規劃,強化公共充(換)電設施省級平臺功能,優化經營性充(換)電網絡布局。
6月7日,內蒙古包頭市印發征求《包頭市推行新能源電動重卡綠色運輸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確,圍繞換電基礎設施,推動國有資本運營集團交投新能源、協鑫集團、啟源芯動力、遠景能源等企業圍繞我市干線運輸、廠區短駁、陸港場站等應用場景,適度超前布局建設重卡換電站,2023年底前完成60座換電站建設。
6月20日,財政部、工信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至2027年,減免力度分年度逐步退坡。換電重卡減免力度更大,免稅額沒有封頂。
7月14日,許昌市人民政府印發《許昌市重卡換電支持政策》,明確:十四五”期間,全市重點布局50座重卡換電站。各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加快推進重卡換電站項目建設,工信部門積極推廣換電重卡車輛替代。到2025年,基本形成許昌市重卡換電服務體系。
8月10日,蕪湖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了《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市經信局牽頭部分)項目申報實施細則》,明確,支持各運營企業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和公共設施建設公用充(換)電基礎設施,對公用換電站給予建設費用30%的補助,每個站點最高補助100萬元。
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明確,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
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一家獨大
從換電重卡的上游產業鏈來看,寧德時代占據大部分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目前絕大多數換電重卡搭載的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為282kWh或者350kWh。
其實早在2022年,寧德時代就開始著手布局重卡換電,于當年7月交付了和福田智藍新能源攜手打造的換電重卡;去年2月,寧德時代宣布聯合三一重工投運福建省換電重卡應用示范項目;去年8月與一汽解放(000800)成立合資公司布局車電分離業務;9月發布MTB重卡換電解決方案;今年6月,寧德時代推出一站式重卡底盤換電解決方案——騏驥換電,包含騏驥換電塊、騏驥換電站、騏驥云平臺三個模塊,騏驥換電方案的推出為換電重卡的高效經濟運營再次加碼。
換電站建設速度加快,但面臨盈利難題
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是換電重卡推廣應用的核心環節,目前一些企業已經在換電站運營上積累了經驗,但是并未迎來爆發期。重卡換電運營商包含電池廠商,如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等,還包括啟源芯動力、國家電網、電投易充、奧動新能源等公司,以及重卡換電生態鏈企業玖行能源、國海綠能等公司。
據悉,截止今年6月5日,玖行能源重卡換電站累計交付實現突破了300座,換電重卡安全運營歷程超10億公里。
從800型重卡換電站到800型磐石系列重卡換電站,玖行能源實現重卡換電站產品的迭代更新,加速推動國內重卡換電市場的發展。
換電站運營需具備撬動上下游產業鏈的能力,運營商需向電池資產銀行租賃電池,與產業鏈各環節溝通合作。目前換電站運營方最大的難題仍舊是盈利難。這背后的原因,除了換電站屬重資產投資,投資回報周期長以外,更難打通的堵點在于換電重卡實際運營中的運力不穩定,運力提供方和承運方之間無法保證長期合作,換電站也就無法保證穩定持續的盈利。
但從目前換電重卡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中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換電站運營模式的創新以及換電技術的迭代升級,換電站盈利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電池資產投資是整個行業最大的挑戰
換電重卡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背后,存在較為復雜的生態鏈企業,電池資產投資是整個行業最大的挑戰,面臨的風險也極高。電池銀行參與前期融資,購置重卡電池,再將電池租給用戶,向用戶收取租金并以此獲得收益,對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進行檢測,對退役電池梯次利用。
從電池資產銀行來看,電池資產持有人面臨著電池安全性的問題、國標出臺后電池能否通用問題以及電池產權不統一導致的退役后回收難等問題。對于電池資產銀行的金融方來說,鋰電的行業變化迅速,投資風險較高,因此,換電重卡產業鏈中電池資產銀行業務變成了最難攻克的堵點。
但隨著換電模式的推行,很多大型企業紛紛布局電池銀行業務,逐漸形成了企業、用戶和電池資產公司之間的商業閉環。
2020年5月國電投成立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針對換電重卡技術和落地,提出“換電重卡+電池銀行+換電站三位一體”的口號。
2022年5月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聯合長江電力、三峽水利、長江綠色發展基金通過合資設立公司的方式,開展涵蓋電池系統集成、電池產品租賃及銷售、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等的一體化電池資產管理服務業務。
目前也出現電動重卡運營商,自己建站自己運營來解決電池資產銀行面臨的諸多難題,但毫無疑問,電池資產銀行的設立將有助于整合實力,并聯合相關企業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端的統一,解決換電“運營難”的問題。
小結:
眾所周知,換電車型“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是從用戶角度出發,降低初期購置成本、提升補能便利性的一種解決方案。目前,這種方案的實際落地雖面臨著諸多痛點,但換電重卡相關產業鏈企業在各領域的積極探索讓市場看到這一模式的巨大發展前景。未來,隨著換電重卡保有量的提升,會有更多企業布局重卡換電領域,逐個擊破換電產業鏈的痛點,共同打造換電領域的藍海市場。